封面新聞記者 姚瑞鵬
一根繩索吊起80公斤重的物資,無人機在海拔3500米的甘孜山區劃出條條“空中直線”,改變了千年“人背馬馱”的宿命。
在峨眉山后山,幾十歲的工人背著背簍,一塊磚一塊磚地往上背,翻一次山要10多個小時。作為無人機教培從業者的王成目睹這一場景時,內心被深深觸動。如今飛躍大渡河的大疆FC100運載無人機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
四川甘孜和阿壩這樣的高原山區,無人機的到來正在重塑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從松茸運輸到電力巡檢,從應急救援到郵政物流,這條空中運輸通道正在成為偏遠地區的生命線和發展線,而普惠成為這條“天路”的下一個錨點。
正在穿越大渡河的無人機
萬億市場的啟航
2025年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其中工業級應用占比超60%。在物流領域,對80-120kg純電運載無人機的需求正呈現爆發式增長。
無人機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正從單一飛行工具演變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智能節點。隨著5G、AI、新能源等技術的深度融合,無人機行業已突破傳統航模范疇,在農業、物流、測繪、應急救援等領域形成萬億級應用場景。
9月初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瀘定橋鐵索旁一架大疆FC100飛躍水面,將絕緣體物資運送電塔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王英勛對此評價道:"無人機不僅是工具革命,更是生產力革命,它將重構未來30年的經濟地理版圖。"
讓技術跨越山河
大疆運載業務團隊負責人金昊對記者表示:"我們選擇將測試地點定在瀘定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們的回答。我們希望的運載無人機,不僅僅是城市中低空物流的加速器,同時還是交通不便地區可以扛得起、運得到的工具。"
金昊指出,在國家超高壓輸電線路總里程達4萬多公里的背后,電力工人仍需背負近百斤物資登頂完成電塔維護工作?!斑@些行業的痛點,也蘊含產業升級的機遇。如果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一定可以帶來行業革命。”
FC100針對高海拔場景進行了特殊優化設計:62英寸碳纖維槳葉剛度更強,重量更輕;155kv系列電機在稀薄天氣下依舊能夠提供強勁的扭矩和功率;41Ah超大容量電池在低溫環境下可通過電池保溫箱加熱。
即使在無網絡信號的山丘,FC100也可按照預設航線,依靠衛星定位實現無網自動飛行。基于RTK模式作業時,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多傳感器融合系統能夠有效檢測障礙物,實現精準避障。
該機型還標配了降落傘系統,在極端情況下可手動或自動打開。當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遇到電機超溫或電量不足等意外情況時,FC100將自動前往預設的備降點。
高海拔地區復雜的地貌
從運輸工具到智能搭載平臺
金昊分享了令人振奮的應用案例:“在2024年3月至5月期間,我們的第一代運載機FC30在珠峰尼泊爾側完成了從大本營到C1營地的物資運輸,跨越了吞噬生命最多的昆布冰川。今年登山季,我們的尼泊爾合作伙伴使用飛機完成常態化運輸,運送了1200多公斤物資?!?/p>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些登上珠峰的飛機與在南京長江之上運送快遞的飛機完全一樣,沒有做任何改裝。“這款飛機既能夠在珠峰之巔運物資,又可以在長江之上送快遞,這正是無人機技術全面性的最好詮釋。”
FC100的性能提升顯著:雙電載重從FC30的30公斤提升到65公斤,提升率超過兩倍。飛機最大拉力達到322公斤,預留超過100%的動力冗余,真正實現了“大馬拉小車”的設計理念。
無人機細節
行業發展面臨三大難點
目前無人機行業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但任然面臨諸多問題。成本投入與回報平衡是首要難點,整機價格加上備用電池、維修保養等附加投入,初期投資需要數十萬元。在甘孜這樣的高海拔地區,電池壽命會比平原地區縮短30%,增加了運營成本。
技術適應性挑戰尤為突出,甘孜地區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空氣稀薄、氣象條件復雜。在3000米以上海拔,無人機載重和航程仍會有15-20%的損失。在冬季極端低溫條件下,電池容量會驟減,需要額外的保溫設備。
專業人才短缺問題制約行業擴張,一個合格的運載無人機操作人員需要經過至少3個月的專業培訓,培訓費用在2萬元以上。王成表示:“我們的培訓學校每月能培養300名學員,但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p>
這些難點相互關聯,形成了行業發展的瓶頸。成本問題限制了應用規模,技術挑戰影響了可靠性,人才短缺則制約了服務質量的提升。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產業鏈各方的協同努力,包括制造商持續優化產品性能、培訓機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用戶不斷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
普惠成為破局關鍵
面對高成本、技術門檻和人才短缺等行業難點,普惠已成為無人機運載規?;l展的破局關鍵,金昊指出:“低空經濟要實現真正價值閉環,商業上的閉環很重要的一點是價格足夠普惠?!?/p>
FC100在實現性能飛躍的同時展現出顯著的普惠特性。新一代運載機雙電載重從FC30的30公斤提升到80公斤,提升率超過兩倍,但售價比第一代產品降低35%。這種“加量還降價”的產品策略大幅降低了采購成本,使得個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能夠以更低門檻進入行業。
同時,大疆通過技術創新將無人機使用壽命進一步延長,降低了用戶的長期使用成本。這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的理念,讓無人機運載從“買得起”向“用得起”再向“用得好”持續演進。
培訓體系的完善是普惠戰略的重要一環。數據顯示,2025年四川每月無人機考證人數約5000人,較此前每月不足1000人實現跨越式增長。這種爆發式增長的背后,是多元化、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有力支撐。
培訓學員構成呈現多元化特征:政企人員占比約50%,包括公安、消防、應急、國家電網等單位人員;學校相關人群包括開設無人機專業的學生;自主創業人群則為進入無人機行業創業而參加培訓。這種多元化的學員結構,為行業輸送了既懂技術又懂應用的復合型人才。
普惠最終要體現在價值創造上。在秭歸縣,近40萬畝臍橙種植區采用無人機運輸后,實現了單日運橙4萬斤的效率提升。更值得關注的是,“背橙客”成功轉型為摘橙果農,日薪從200元升至300元,工作環境更加安全。
這種轉型不僅提高了收入水平,更重塑了就業形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城市回到家鄉,成為全職無人機飛手。他們不僅獲得了更高的收入,還在家鄉找到了事業發展的新天地,實現了個人價值與家鄉發展的雙贏。
普惠戰略正在產生顯著的乘數效應。通過降低使用門檻、完善培訓體系、拓展應用場景三位一體的普惠策略,無人機運載行業正在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從技術突破到商業成功再到社會價值的完整閉環,為低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改變人生的飛行
在四川阿壩州,藏族退伍軍人彭初在參加州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的無人機培訓后,于2024年底取得執照,目前從事無人機運載業務半年多。他告訴記者:“2024年冬天大雪封山時,無人機吊運為牧民運輸物資、牧草,減少牛羊餓死的財產損失,切實解決了相當大的民生難題?!?/p>
00后飛手小宋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身兼老板和一線飛手的身份?!笆褂肍C100后單日收益可達2600元左右?!痹谥貞c酉陽,小宋和團隊曾用FC100在9小時內完成所有沙子和水泥的運輸任務,解決了村民的緊急需求。
展望未來,無人機運載行業前景廣闊。據預測,到2027年智能電動化無人機將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領域實現商業應用,到2030年“干-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將實現安全高效運行。
金昊總結道:“‘低空經濟’還處于早期,依然有非常多挑戰和困難。恰恰是因為這些困難,才讓這些事情更加值得去做。我們大疆運載團隊一直秉持這樣的信念:做難而正確的事情,走遠且堅實的路。我們相信不斷挑戰極限,才能真正創造價值?!?/p>
無人機運載的下一步在哪里?從一個個飛手的故事中,我們看到技術正在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它讓退伍軍人找到新事業,讓返鄉青年實現創業夢想,讓山區牧民減少損失,讓果農增加收入。
未來,隨著技術成本的下降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無人機運載將繼續向著更加普惠的方向發展,讓更多人享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讓無人機的航跡覆蓋更多需要幫助的地區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