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就別在這干。”
這是鐘南山院士對團隊成員的一句話,鐘南山院士今年89歲,仍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國家實驗室臨床和科研一線工作。
從抗甲流新藥“昂拉地韋”的自主研發,到全鏈條科研模式的突破;從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到中國新藥走向世界…他說:“寫出再漂亮的論文,又怎么樣?論文只是發現,不是實質的貢獻!”
《問答神州》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國家實驗室主任鐘南山,鳳凰衛視中文臺9月15日晚20:30播出。
鐘南山團隊研發的甲流新藥上市
要讓大家知道國產藥比國外的好
2025年5月22日,鐘南山院士帶頭研發,全球首個抗甲型流感PB2新藥 “昂拉地韋片”(靶向RNA聚合酶的PB2亞基)獲中國藥監局批準上市。
吳小莉:院士好。
鐘南山:咱們5年沒見了。
吳小莉:對,但是很高興終于見到您的時候,不是因為公共疫情,這次是看您的新藥,看看您實驗室做出的成果。
鐘南山:現在的新藥是抗流感的藥。
吳小莉:據說我們研發的方式國外也嘗試過。
鐘南山:是,法國嘗試做了,失敗了。
吳小莉:它的原理是什么?
鐘南山:流感病毒里有個聚合酶,它有三個靶—— PB1、PB2和PA,有不同的功能。流感病毒要合成,PB2是結合酶、PA是剪切酶、 PB1是復制酶,聯合作用下病毒可以不斷復制,只要其中任何一個酶不起作用,就不能復制。我們這次的創新藥就針對P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