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讓AI像科學家一樣提出研究假設、設計實驗流程,甚至解讀醫療影像,還能協同機械臂完成精細手術操作……這些曾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的場景,如今已逐步成為現實。在9月11日舉行的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AGI:數字與物理世界的共同進化”論壇上,與會專家描繪出通用人工智能(AGI)從“技術突破”向“規?;瘧谩笨缭降男聢D景。
在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上海創智學院副院長喬宇看來,如果說AI發展的“上半場”,是靠“堆數據、堆算力”,實現“大力出奇跡”,那么AI“下半場”的核心在于,讓AI“會學習、會反思、會進步”,從“大模型”走向“大系統”,并具備與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
“未來的人工智能,不是簡單地訓練一個技術或者做一個智能體。而是構建一個能與人、環境共同演進的系統?!眴逃铑A測,未來人工智能將具備“長時思考”能力,能像頂尖科學家一樣進行數周甚至數月的深度推理,推動人類認知邊界的突破。
當AI進入“以系統為中心”的新階段,數據的角色也悄然轉變。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副院長、上海工創中心副總經理廖運發表示,人工智能正從“以模型為中心”轉向“以數據為中心”。高質量數據,已成為AI發展的核心燃料。
廖運發坦言,目前,真正可用于訓練的高質量數據仍嚴重不足?!半m然我國數據產量和存量規模較大,但AI可用、公開共享的數據占比低,多數數據仍未充分開發利用,能夠應用至模型訓練的數據資源有限?!?/p>
不過,政策層面的“東風”已至。廖運發介紹,我國已構建起數據要素發展的制度保障。比如上?!蛾P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形成50個左右具有顯著成效的行業開放語料庫示范應用成果,這為AGI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儲備”。
有了“大系統智能”的方向,有了數據“燃料”,如何讓AGI真正跑起來?螞蟻集團平臺技術事業群副總裁周俊給出了產業實踐的答案:打造一個具有“數據、評測和算法”驅動的自動化飛輪。
周俊表示,AGI的核心技術壁壘并非“更大參數”或“更多算力”,而是通過科學量化數據價值、迭代評測體系、優化模型能力,推動通用人工智能從“技術探索”邁向“規?;涞亍薄?/p>
“未來AI競爭的勝負手,不僅取決于使用了哪個模型,更在于‘數據—評測—算法’飛輪轉得有多快、多穩。”周俊說,與其尋找下一個“更好的”模型,不如著手構建屬于自己的、強大的AI迭代飛輪?!斑@不僅是螞蟻的實踐,更是AGI從‘技術探索’走向‘規模化落地’的必經之路”。
欄目主編:張楊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俱鶴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