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洪湖水,浪打浪……”熟悉的旋律,青春的面孔,定格在金秋九月湖北劇院的舞臺上。
9月13日、14日晚,長江文化藝術季“靈動長江”舞臺藝術精品展開啟大幕。由湖北省演藝集團打造、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創排的青春版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精彩上演。
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輕演員以全新的風貌,以青春之名致敬經典,用當代語匯重釋紅色記憶,將誕生已60多年的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演繹得激蕩人心,為觀眾帶來了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
經典煥新登場,青春打動人心
青春版《洪湖赤衛隊》在尊重原作精神與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從表演風格、聲樂技巧、樂隊編排和視覺舞美等四個維度上升級,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更令人矚目的,是臺上那一張張青春的面孔。陳瀅竹、陳泳汐、張昕、劉良杉等一批90后青年演員,用他們清澈而富有張力的嗓音、真摯而飽滿的表演,重現了九十多年前蕩氣回腸的革命故事。
全新演繹,紅色經典魅力盡顯。每場演出謝幕時,觀眾均長時間熱烈鼓掌。
“本次青春版的主要角色,首次由90后演員全面接棒,他們對角色的理解帶著年輕人的銳氣,為經典人物注入活力,舞臺上動感十足,生機盎然。”導演周彥欣慰地表示。
青春版《洪湖赤衛隊》中的“韓英”一角,由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教師、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陳瀅竹與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優秀演員張昕擔綱;“劉闖”則由武漢音樂學院教授陳泳汐與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優秀演員劉良杉飾演。演出中,他們憑借深厚的演唱實力和細膩的表演,完成了個人首秀,展示了新生代聲樂的力量。
此外,其他角色的年輕扮演者也都可圈可點。談到這些年輕演員們,周彥如數家珍——陳玥、王楚妹飾演的“秋菊”善良聰慧,周瑩瑩飾演的“韓母”深明大義,張中政飾演的“彭霸天”老奸巨猾,饒克勤飾演的“老幺”活靈活現。此外,高瑞祥飾演的“春生”,李宇、張珂琪飾演的“黑牯”,李宗晟、李寧飾演的“王金標”,凌瑞祥、楚明康飾演的“胡子爹”,張瑩、徐夢雪飾演的“小紅”等,無不個性鮮明,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第一印象。
“青春版《洪湖赤衛隊》令人感覺既熟悉又新鮮,年輕演員們演得很好,令人感動。”市民劉先生觀演后點贊道。
以青春之我,走進英雄之魂
對年輕演員而言,出演這樣一部深植于幾代人記憶中的經典,無疑是巨大的挑戰。演出成功的背后,是他們付出的艱苦努力和揮灑的辛勤汗水。
該劇創排期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曾數次探班排練現場,目睹劇組全體人員揮汗如雨地一次次排練,感受年輕演員在淬煉中的成長。
首次飾演“韓英”的張昕坦言,這是她藝術生涯至今“最重的角色”。為了更好理解人物,她多次赴洪湖采風,查閱研究了大量歷史影像資料,不斷琢磨。“排演青春版,我最大的感受是‘傳承’的重量與‘創新’的活力。希望通過我們年輕的面孔和演繹,既能保持經典的韻味,又能讓今天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感受到同樣的情感沖擊力。”張昕說。
更大的挑戰在于,張昕還需要在同一劇中飾演“韓母”一角。“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性,聲腔、體態、情感表達方式完全不同。我需要迅速在兩個角色間切換,不能留下另一個角色的影子。”她說,每一次排練都像是一次自我撕裂與重建,汗濕衣襟是常態,但她甘之如飴。
青年演員劉良杉也是首次擔綱飾演“劉闖”。“我在排練這部劇的過程中瘦了十幾斤,每天早上九點半到排練場像打了雞血一樣,到下班全身都是汗濕的。”他表示。通過排演該劇,他感覺自己成長了,對《洪湖赤衛隊》和人物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演的劉闖,要在青春感與英雄氣之間尋找平衡,劉闖勇猛剛烈,但也是個年輕的戰士。我不能把他演成一張扁平的畫,要讓他有青春的沖動,也有成長的痕跡。”
首次飾演“張副官”的胡垚,也以年輕帥氣、正氣凜然的形象,令不少觀眾眼睛一亮。“我2022年研究生畢業入職省歌,來單位第一天就參演了《洪湖赤衛隊》,從跑龍套到現在演張副官,這部經典歌劇不斷淬煉我們成長。”胡垚說。
薪火相傳:是老戲,更是心戲
《洪湖赤衛隊》自1959年首演以來,已成為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鎮院之寶”和一大精神根脈。60多年來,它被一代代表演藝術家不斷演繹,每一次重排既是對歷史的回望,也是對未來的期許。經典之作,在薪火相傳中魅力永葆,常演常新。
此次青春版的排演過程中,王秀峰、盧向榮、李祝華等老一輩藝術家傾情指導,全程跟進,一字一句地教、一招一式地帶,從吐字發音到舞臺走位,對年輕演員們傾囊相授。“老師們不辭辛苦,手把手教我們,讓我特別感動。這不只是一部戲,更是需要我們守護的精神火炬。”劉良杉動情地說。
“希望洪湖的浪花,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繼續澎湃作響。”張昕表示。
“年輕演員們展現出了強大的‘洪湖’基因,體現了劇院深厚的藝術熏陶和文化積淀。”周彥說,汗水不會白流,熱愛終有回響。這群青年演員用他們的身體、嗓音與心靈,接過了那支燃燒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炬,“他們讓我們相信,經典永不老,歌聲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