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一重要節點,無數國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偉大抗戰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實驗小學的學生在收看抗戰思政大課的“眾志成城”篇章時,很多都紅了眼眶;吉林的初中生們在收看抗戰思政大課后,走進楊靖宇將軍殉國地,重走抗聯路,感受東北抗日聯軍寧死不屈、浴血奮戰的英雄史詩;還有一些學生給先烈寫信,開啟一場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連日來,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等單位組織全國大中小學生同上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做光榮自豪中國人”為主題、符合不同學段學生認知規律的抗戰思政大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銘記歷史、開創未來,引發熱烈反響。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偉大抗戰精神有效融入“大思政課”建設、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既推動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更以精神之力滋養廣大學生成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育人之本,莫如鑄魂,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誦讀紅色經典感悟革命初心,聆聽英雄人物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此而扣牢;走進抗戰遺址追尋先輩足跡,深植家國情懷;開展主題研討感悟偉大抗戰精神內涵,挺膺擔當的信念更加堅定……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思政課解決的,正是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以可感可觸的豐富形式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在傳遞正確思想,幫助學生校準人生航向,這正是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過程。
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部署,是深化思政課改革的重要任務,是從整體上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抓手。同上一堂思政課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基礎工程,通過這堂課,大中小學實現不同學段的育人目標,系統融合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著力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可以說,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應有之義,關系“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指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著眼于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促進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浪潮中,全國各地正以匠心巧思著力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走深走實——
在山西,在紀念九一八事變爆發94周年之際,由未來網、中國少年報、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主題思政課,通過“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四個篇章,以大中小學生代表深情講述抗戰故事、大隊輔導員與少先隊員進行情境問答、高校專家教授做專題輔導、少先隊員集體誦讀等多元形式,讓大中小學生在同一時空中共學、共思、共悟、共進,讓偉大抗戰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在寧夏,全區大中小學師生及退役軍人近30萬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同參與“退役軍人展風采 紅色文化進校園”暨全區大中小學“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老戰士講述寧夏“少戰團”的英勇事跡、情景劇再現烽火歲月等環節,激蕩起傳承與奮進的澎湃力量;
在北京,“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課”暨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師生們在紅色基因庫汲取奮進之力……
這些“大思政課”雖形式各異,但內核共通,無不助力大中小學生共同燃起愛國火苗,升騰報國之志,凝聚跨越年齡、學段的磅礴力量。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正是筑牢學生思想根基、涵養精神源泉的重要工程。愿廣大學生在一堂堂浸潤心靈的思政課中共同汲取力量,以清醒的歷史認知、堅定的理想信念、昂揚的奮斗姿態,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呂品)